close

我也有體會
工作上
就是一句話
知人知面不知心
雖然公司外表看起來很好
但是裡面藏著什麼秘密
只有知道的人會知道
董事長名言:那你們自己好好想一下
只要我怎樣你就怎樣
她要我們先做好再要求別人
廠長說要化被動為主動
這還是滿難的
底下的人都沒有人要理他
怎麼會這樣
今天還是聽到很多笑話
又接了電話
打了電話
傳真兩張文件
還是戰戰兢兢的
還要拿單子給兩個副廠長、廠長簽名
不想打電話也不想接電話
怎麼這工作還是會這樣
哈哈哈
風一樣超大
今天多穿一件
帶了毛帽還有手套
天黑回家不會冷
餓到好想哭
真機車
為什麼我要餓肚子
為什麼不能先吃飯
好餓
怎麼我家沒飯吃
+++---------------------------------
OEM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貼牌生產或原始設備製造商)

目錄
[隱藏]
1 什麼是OEM
2 OEM的淵源與發展
3 OEM在國際貿易飛速發展的原因
4 我國加工貿易現狀及OEM生產企業的利弊
5 OEM戰略
5.1 戰略二:產業升級
6 OEM對我國企業的啟示
7 OEM典型案例分析
8 OEM經營須註意問題
9 對OEM人的總結

[編輯]什麼是OEM
  OEM原指由採購方提供設備和技術,由製造方提供人力和場地,採購方負責銷售,製造方負責生產的一種現代流行的生產方式。但是,目前大多採用由採購方提供品牌和授權,由製造方生產貼有該品牌產品的方式。

[編輯]OEM的淵源與發展
  OEM是社會化大生產、大協作趨勢下的一種必由之路,也是資源合理化的有效途徑之一,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結果。在歐洲,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建立有OEM性質的行業協會,1998年OEM生產貿易已達到3500億歐元,占歐洲工業總產值的14%以上,OEM生產已成為現代工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進一步加快,OEM需求商有可能在更大範圍內挑選OEM供應商,特別是向加工製造成本低廉的國家和地區轉移。

  在亞洲,日本企業為迅速占領市場,降低生產成本,最早採用了國際OEM的生產貿易形式。"亞洲四小龍"的騰飛亦與OEM有密不可分的關聯。其中,臺灣早已成為全球PC機最大的OEM基地,印度亦是通過OEM方式成為世界最大的電腦軟體出口國。在IT業,從技術到零部件到軟體的功能模塊,誰是全能?康柏總裁菲費爾談到這個問題時說:"用最直接的方式賺錢!",並公開表示要省去那些所謂的資產(廠房、設備、辦公樓等)帶來的負擔。甚至有人稱: OEM造就整個IT產業!美國耐克公司,其年銷售收入高達20億美元,自己卻沒有一家生產工廠,只專註研究、設計及行銷,產品全部採用OEM方式,成為目前世界上OEM經營的成功典範。

[編輯]OEM在國際貿易飛速發展的原因
  OEM方式在製造業界,特別是在飛速發展的信息產業行業應用是極其廣泛的。例如,據全球權威的統計機構IDC(International Digital Group)統計,全球個人電腦廠商所使用的硬碟95%以上是由Seagate, Quantum 及West Digital 這三家大的硬碟供應商,以OEM方式提供的。之所以能夠得到廣大應用的原因,是他適應了進入90年代後全球科技飛速發展所帶來的新競爭形勢的需要。OEM方式以其靈活,有效經營的特點,適應了這種新形勢的發展,從而得以廣泛應用。

OEM適應科技飛速發展的需要
  科技的飛速發展導致了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企業的競爭戰略正從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為中心的生產型方式,向註重新技術應用、迅速推出新產品為中心的市場經營方式轉化。據IDC的數據顯示,在50—60年代,電子產品的生命周期平均10—12年,而進入90年代,這一數值下降為6—18個月。在新技術層出不窮的電子信息時代,企業經營者為了獲取競爭優勢而竟相加大了對新產品的研究開發的投資力度,為了儘快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商品並占領市場,許多大企業將關鍵性部件自己生產,而將輔件以OEM方式承包出去,讓其他企業生產。這樣既可以保證縮短生產周期,又可以將節省下的用於購置生產設備的大量資金用於研究開發,使企業在時常響應速度方面保持了一個良性迴圈,企業還可根據市場態勢的變化,適時地調整生產規模,從而有可能保持一個適應市場發展動態的、靈活的彈性生產機制。

  從另一個角度講,產品生命周期縮短,企業用於生產設備方面投資的精神磨損必然加大,為了降低機會成本而大量採用OEM方式進行生產,不能不說是充分利用外部資源的“草船借箭”之策。

OEM適應世界級品牌的發展需要
  經濟競爭日益向全球範圍內展開,品牌與渠道越來越體現出在實際商品最終價值方面的重要作用,OEM方式中原廠商標的夾註正說明這一點的重要性。

  在經濟競爭中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因為只有在消費者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才能贏得更多營銷渠道合作伙伴的支持,才能通過與渠道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使產品向更慣犯的消費群體滲透。為此許多經營業績良好的跨國公司一直註重品牌形象及營銷渠道的建設。因此充分利用OEM方式將已經成熟的產品或其他企業有生產優勢的產品推入自身的營銷渠道中,利用自身在增值服務方面的優勢去贏得更廣範圍的消費者,這又可稱之為“借雞生蛋”之良策。

OEM適應全球化信息管理系統發展的需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腦集成生產系統(CIMS)逐漸被廣泛地運用於生產過程中,質量已逐漸成為了生產過程中的可控因素。這就為OEM廠商為消費者提供適合消費需求的相應質量的產品提供了物質保證。這正是OEM方式在生產自動化程度較高的信息產業行業中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這也正像IBM,HP 這樣的只有十多萬員工的跨國企業卻推動幾百億美元銷售額的原因之一。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渠道建設中去,也為企業提高市場反應速度提供了根本保障 。

OEM適應為顧客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在信息經濟時代,行業分工越來越細,新產品層出不窮,高科技含量逐漸提高。最終消費者不可能憑產品科技含量判斷對自身的適用性,因為他們所需要的是基於解決方案的全方位的服務。現代企業競爭從某種意義來講,就是考核企業發現消費者需求併為之提供全面結局方案的能力,單一產品的重要性正逐漸降低。而現實問題是:如何滿足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具個性化特征的消費需求。

  OEM方式提出了一個好的途徑:即企業以自己專有技術為基礎,熔入以OEM方式生產的其他產品,從而為客戶提供適合各自需求的解決方案。這樣即推動了企業自身技術的發展,加強了自身品牌的影響力 ,又使客戶從全面的解決方案中得到了更全面及時周到的服務。從另一個角度上講,被OEM的企業也在企業的帶動下得到了發展,這充分體現了資源合理配置的原則。另外,以OEM方式進行經營,可更加有效地配置有限的企業內部資源,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的層次,提高經營管理的效能。

OEM適應建立新穎競爭優勢的需要
  現代經濟的發展已改變了人們對單純性競爭的看法,競爭與合作已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兩大動力。在自身有優勢的產品上,使用競爭對手的OEM產品使自己的優勢更突出,同時競爭對手也有了新的發展空間,競爭變成了合作。同時在科學技術告訴發展的今天,很難有一個企業能全部掌握一次產品的全部專利技術,通過相互間以OEM方式提供產品即可保證知識產權的完整性。從而避免糾紛或重覆開發所帶來的資源的浪費,又能推動某項技術的市場影響力,使之成為新的工業標準,或是集團聯盟的標準,使無序的競爭變得相對有序。

[編輯]我國加工貿易現狀及OEM生產企業的利弊
我國加工貿易發展現狀
  在全球經濟擴張形成的強勁需求的環境下,我國的人力資源優勢和規模生產優勢逐步得到體現。近幾年來,加工貿易在中國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開,在對外貿易中的份額始終占據50%以上,成為貿易順差最重的貢獻力量,在短期內這種勢頭還會愈演愈烈。但是,目前我國加工貿易中主要以OEM貼牌生產為主,所以有必要分析一下OEM方式的利弊和對我國企業的影響。

生產方企業的利弊分析
  生產方企業的好處

  相對於購買方而言,供給方處於相對被動的地位,然而,採用OEM方式仍然是有利可圖的。

  (1)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

  近年來,國內家電等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市場趨於飽和,某些國內製造企業為了能開拓市場,而為國外品牌做代工。增強了企業的全球意識。

  (2)規模生產, 降低成本

  現代化生產中普遍存在著規模經濟效應,即隨著產出規模的擴大而呈現出單位成本下降的趨勢。這可能來自於專業化分工的深化,固定成本的分攤。如果企業本身就存在這生產能力過剩的情況,成本下降的效果將更加明顯。參與OEM供給,意味著產出規模的擴大,不但增加了產品的銷路,而且降低了成本。

  (3)學習經驗, 完善管理

  提供OEM的企業往往在OEM購買方的產品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OEM購買方可以在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產品開發等方面具備較強實力,在合作過程中,OEM供應方可以在產品質量控制,成功控制,經營效率控制等的管理上按照購買方的要求組織生產,以先進的組織控制,來自於“乾中學”經驗積累,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4)產品創新, 提升能力

  如果OEM產品屬於創新產品,供給企業除滿足購買方的需求外,還可以以自己的品牌在國內外市場上銷售。或者增加產品線的長度,推出新產品;或者加深產品線的深度,增加現有產品的品種,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都增加了企業的競爭力。

  OEM方式對買賣雙方而言,除了共用產品整體競爭優勢外,還具有一個最有特色的優勢,那就是買賣雙方進出市場的靈活性。只要買賣任何一方發現了更有利可圖的途徑,就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從這個角度而言,OEM市場是高度有效的。

  (5)節約銷售投資

  當企業面對國外市場時,由於地域廣,各國商業習慣不同,很難建立完全的獨立流通網。但是如果借用外國公司的銷售力量,那就便利多了。如富士,理光等都對其在歐美的廠商和經紀採取了OEM方式,這樣就減少了企業間運轉時的摩擦,消減了企業本應投入的大量銷售資金,使企業能夠適應在海外經營。

---------------------------------------------
1、出勤工時:為實到人數與每日標準工作時間數(8小時)之乘積

  2、受援工時:為接受支援人數與實際支援時間之乘積

  3、加班工時:為加班人員與加班時間之乘積

  4、實勤工時:出勤工時+受援工時+加班工時

  5、除外工時:為當日非發生於生產之工時

  6、生產總工時:實勤工時—除外工時

  7、異常工時:為當日因各種因素造成生產部無法正產生產而耗費的人工工時。

  8、總標準工時:為當日生產之各產品入庫總數與各產品之單一標準工時之乘積之和。

  9、異常工時:將影響當日生產所發生之狀況分別填寫實際時間

  10、除外工時:將當日發生於生產中無法抗拒之工時,分別填寫實際發生之工時。

  11、生產工時:為當天生產此工令所發生的實際工時。

  12、差異工時:為產出標準工時與生產工時之差

生產效率=總標準工時\生產總工時×100%
總標準工時=產出數×單一產品標準工時
取自"http://wiki.mbalib.com/wiki/%E5%B7%A5%E6%97%B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cy Huang 的頭像
    Lucy Huang

    Lucy的移動世界

    Lucy 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