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談談吉他
吉他,一種六弦撥弄樂器。十六世紀時,西班牙人首先發明五弦吉他,至十八世紀末,德國人加上第六條弦。由於簡單易學,頗受一般年輕人的喜愛。依硬體來分,大致分為:電吉他、民謠吉他與古典吉他。電吉他:琴身大多為實木,無共鳴音箱,須靠拾音器接導線至電子音箱才能發出較大聲響。民謠吉他:空心木吉他的一種,有共鳴音箱,不需外接導線至電子音箱,琴頸較窄,主要使用吉他弦為鋼弦(故又稱『鋼弦吉他』),音色清脆響亮,適合流行歌曲彈奏。古典吉他:空心木吉他的一種,有共鳴音箱,不需外接導線至電子音箱,琴頸較寬,主要使用吉他弦為尼龍弦(故又稱尼龍弦吉他),音色柔和,適合古典樂曲或拉丁樂曲。

有了不同種類的吉他,就可運用它的特性創作適合表演的歌曲,依各種吉他的特性來表現出極致的音樂,所以電吉他適合彈搖滾、木吉他適合彈一般流行歌曲,古典吉他則用來彈奏古典樂,但這都只是既有的觀念,音樂就是要創新,所以許多音樂家會將古典樂加入民謠吉他及電吉他來創新,而電吉他所合適的搖滾歌曲也可以加入古典吉他來點綴,民謠吉他運用又更廣了,可以自彈自唱、純演奏、搖滾等,所以不見得哪種樂器就一定只能彈哪種音樂,創新才是自己的東西。

從高中開始參加吉他社,我的人生變的多姿多彩,我相信是命運的安排,沒有吉他社就沒有認識龔老師的機會,一個好老師,一個很讓人崇拜的人,生平第一次吉他的公開表演,雖然當時還是簡單的彈唱,是個難忘的回憶。除了在學校社團學吉他,課後也在樂器行學吉他,吉他社迎新的烤肉,舉辦前的開會、材料購買,去台北看第一次的熱音大賽,而且在期中考前一天,零晨3點才到家,如果沒有學吉他,也沒有這些。在彰化裡有關吉他的活動,我都會忍不住去參加一下,背著吉他,雖然重,還是不願放下,這是我給自己的挑戰。

讀了勤益,我也曾為加入熱音社或吉他社煩惱,在看過社團博覽會和社團介紹,我選擇加入弦音吉他社,有了吉他社,我有了不一樣的生活,去台中教育大學、中山醫學大學、台中技術學院看表演、街頭表演、跑活動、發傳單,希望我可以突破瓶頸,更上層樓,吉他不難,只要練習,只要有心,人人都是吉他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cy Huang 的頭像
    Lucy Huang

    Lucy的移動世界

    Lucy 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